避震常识有哪些?
震时就近躲避,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,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。这是因为,震时预警时间很短,人又往往无法自主行动,再加之门窗变形等,从室内跑出十分困难;如果是在楼里,跑出来更几乎是不可能的。但若在平房里,发现预警现象早,室外比较空旷,则可力争跑出避震。

身体姿势:地震时,应蹲下或坐下,蜷曲身体,降低重心,并抓住桌腿等稳固物体。用枕头、坐垫或毛衣外套保护头部、颈部和面部,掩住口鼻和耳朵,防止灰尘和泥沙进入。避开人流,不要乱挤乱拥;不要点明火,以防空气中可能有易燃易爆气体。 家庭避震:地震预警时间短暂,因此在室内避震更为实际。
防震小常识:住平房的居民遇到级别较大地震时,如室外空旷,应迅速跑到屋外躲避,尽量避开高大建筑物、立交桥,远离高压线及化学、煤气等工厂或设施;来不及跑时可躲在桌下、床下及坚固的家具旁,并用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防尘、防烟。

避震知识
1、防震减灾安全知识如下:地震时是跑还是躲,我国多数专家认为:地震时就近躲避,地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,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。避震应选择室内结实、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面或旁边、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,开间小、有支撑的地方,室处开阔、安全的地方。
2、.抓紧时间紧急避险。如果感觉晃动很轻,说明震源比较远,只需躲在坚实的家具旁边就可以。大地震从开始到振动过程结束,时间不过十几秒到几十秒,因此抓紧时间进行避震最为关键,不要耽误时间。2.选择合适避震空间。室内较安全的避震空间有:承重墙墙根、墙角;有水管和暖气管道等处。

3、防地震安全小知识1 大地震的预警现象、预警时间和避震空间是人们震时能够自救求生的客观基础,只要掌握一定的避震知识,震时又能利用预警现象,抓住预警时机,选择正确的避震方式和避震空间,就有生存的希望。
什么是电梯的缓冲器、具体构造
电梯缓冲器构造缓冲胶外观是有开口的圆环状,上下各有一条凹槽(用来容置螺旋弹簧),侧边有两个、三个或多个孔位。根据弹簧间距的标准规格,缓冲胶分为 A+A、A、B、C、D、E、F 七种标准型号。缓冲器提供最后一种安全保护的电梯安全装置。它安装在电梯的井道底坑内,位于轿厢和对重的正下方。
缓冲器是电梯安全系统的最后一个环节,在电梯出现故障或事故蹲底时起到缓冲的作用。从而缓解电梯或电梯里的人免受直接的撞击。电梯缓冲器主要分为:油压缓冲器、弹簧缓冲器和聚氨酯缓冲器,其中油压缓冲器由于适应各种速度吨位要求应用比较普遍,弹簧缓冲器用于低速电梯。
缓冲器是电梯设备重要的安全部件,用于在电梯轿厢发生坠落或冲顶的危险时起保护作用。缓冲器分为两种类型,即弹簧式缓冲器和液压式缓冲器。弹簧式缓冲器属于蓄能型部件。当受到轿厢或对重的高速撞击时会产生很大的冲击反弹,故仅适用于额定速度小于或等于1米/秒的低速电梯。液压式缓冲器属于耗能型部件。
地震时怎么躲避
1、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。地震时大的晃动时间约为1分钟左右。在重心较低、且结实牢固的桌子下面躲避,并紧紧抓牢桌子腿。在没有桌子等可供藏身的场合,也要用坐垫等物保护好头部。摇晃时立即关火,失火时立即灭火。地震时,关火、灭火是将地震灾害控制在最小程度的重要因素。
2、大的晃动时间约为1分钟左右。这是首先应顾及的是您自己与家人的人身安全。首先,在重心较低、且结实牢固的桌子下面躲避,并紧紧抓牢桌子腿。在没有桌子等可供藏身的场合,无论如何,也要用坐垫等物保护好头部。摇晃时立即关火,失火时立即灭火 大地震时,也会有不能依赖消防车来灭火的情形。
3、选择合适避震空间。高层居民遇地震时,应立即躲避到结实的桌子或床下,家具旁或墙根、墙角等处可在房屋倒塌后形成三角空间,是相对安全的地点。还可以迅速逃进卫生间、储存室等面积较小的场所,这些小开间的地方是比较安全的地点。不要躲避在阳台、窗边等不安全位置。如住平房,迅速跑到门外。